1995年9月,涿鹿县温泉屯乡新建了“丁玲纪念馆”并挂牌,正门上,著名作家魏巍亲笔题写的馆名格外醒目,旁边的农民文化站则是由丁玲的爱人陈明题写。丁玲纪念馆占地达1250平方米,分“丁玲生平介绍”“丁玲旧居”“丁玲带给涿鹿的三个珍贵宝藏”和“小说人物与原型人物介绍”四个展室。陈列着有365bet体育娱乐场_365bet体育投注-【官方授权牌照】@丁玲生平的图片和文字和由丁玲的爱人陈明先生提供的大量丁玲著作等珍贵照片和实物……最珍贵的还有13本译成13国文字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丁玲(1904—1986),原名蒋祎文,湖南临澧人,中共党员,著名女作家、社会活动家。她是中国30年代“左翼”文学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梦柯》《莎菲女士的日记》《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其作品主要反映中国农村的变革和农民的命运,以及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思想深邃,深受读者喜爱。
1936年11月,在逃离国民党的拘禁后,丁玲来到了延安。作为到达延安的第一位文人,丁玲给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原本力量薄弱的文艺运动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当时毛主席专程在保安窑洞中为丁玲开设宴会,会后毛主席问她以后想做什么,她说她想当兵当红军,遂跟随杨尚昆的部队到了前线指挥部工作,于是毛主席为丁玲写下了《临江仙·给丁玲同志》,评价她为“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在中国女作家中,享此殊荣的就只有丁玲。
1986年82岁的丁玲走完了她壮丽的一生,她的“飞蛾扑火,非死不止”的精神得以传承,北大荒人民也为丁玲绣上了“丁玲不死”四个大字。她的革命精神正如“丁玲不死”四个字,永远活在涿鹿县温泉屯人的心中。
1946年,丁玲响应党中央土改号召来到涿鹿温泉屯,她凭借女性特有的细心,用最朴素的“三头工作法”即坐炕头、蹲地头、走进老百姓的心头,18天就完成了温泉屯村6000余亩土改工作,与当地的百姓结下了深厚情谊和不解之缘。“三头工作法”就是丁玲带给涿鹿第一个珍贵宝藏。
后来丁玲借着温泉屯村土改运动这一主题,创作出了著名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部小说荣获苏联斯大林文学奖二等奖,是新中国成立后当时作家在世界上荣获的最高文学奖项,后来被翻译为十几种语言文字,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同样也让桑干河畔的大美涿鹿享誉全国。这便是丁玲带给涿鹿第二个珍贵宝藏。
1953年,当她再次来到温泉屯时,丁玲发现百姓的生活水平虽然得以提高,但是文化水平却一直停滞不前,于是她从作品《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获奖的奖金中拿出5000元,为温泉屯建了新中国第一所“农民文化站”,从此这里的农村文化事业得到了不断的发展。这种“基于农村,发展农村”经过实践验证过的工作方法,同样也在涿鹿县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当中,不断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这便是丁玲带给涿鹿第三个珍贵宝藏。
丁玲最后一次来到涿鹿是在1979年,在老伴陈明的陪伴下,吃着“珉珉曲”,她深情地对自己的女儿说,“多吃些,这是妈妈的家乡饭”。丁玲为涿鹿留下了三笔珍贵的精神财富,涿鹿也给予了丁玲家乡般的温暖,被丁玲称作“365bet体育娱乐场_365bet体育投注-【官方授权牌照】@第二个故乡”。
大家纷纷表示,始终坚持走好群众路线,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检察事业的优良传统。今后,要以“三头工作法”为指引,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以红色文化为引领用心用情用力书写出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生动检察实践。